调控处 |
当前位置:首页> 各处室子站> 调控处> 处室工作.... | ||
2018年粮油市场综述及2019年展望2018年,我省粮油市场总体平稳。随着国家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,稻谷市场受政策性收购因素影响减弱,市场化购销愈加活跃,常规品种稻谷价格稳中下行,优粮优价特征突出。陈粮市场在粮食“去库存”大背景下,呈低迷态势。稻米市场基本稳定,食用油价格低位持稳。 一、2018年稻谷市场回顾 (一)稻谷收购情况。全省共收购稻谷206亿斤,其中:市场化收购稻谷178亿斤,占收购总量86.4%,最低价收购稻谷28.2亿斤,比上年少3.9亿斤。 1、早稻市场情况。2018年,我省早稻价格总体下行。1~3月,早稻购销零星,市场价格每斤1.2~1.33元,均价稳定在每斤1.29元左右。4月份起,国家加大“去库存”力度,2015~2017年最低收购价粮全部纳入降价拍卖序列,我省早稻价格也一路走低,到7月新早稻上市,开秤价在每斤1.05~1.2元,比年初跌0.1元以上,比去年同期跌0.06~0.11元。8月9日,我省陆续在符合条件的9个设区市及赣州市部分县启动了早稻托市收购。受托市政策拉动,我省常规早稻价格提升到每斤1.18元(含市场化收购价格),比托市前上涨0.1元。至9月30日早稻托市结束,全省收购托市早稻23.5亿斤,比上年增加5.3亿斤。10~12月,由于农民手中粮食大部分已被收购,市场较为稳定,价格基本在每斤1~1.2元,均价每斤1.17元。 2、中晚稻市场情况。我省中晚稻市场呈现以下特征:一是市场化收购更加活跃。截止12月底,全省收购中晚稻124.3亿斤,其中:市场化收购119.6亿斤,占96.2%,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;最低价收购中晚稻4.7亿斤,比上年减少9.6亿斤。二是价格总体下行。受稻谷最低收购价下调、市场供给宽松等因素影响,1~9月,我省中晚稻价格稳中走低。9月下旬,我省中稻上市,价格与早稻相近,在每斤1.2元左右。10月中下旬晚稻上市,开秤价格在每斤1.15~1.26元,比去年同期跌0.08~0.13元。11月30日起,我省陆续在67个市县精准弹性启动中晚稻托市,市场稳步走高,至12月底市场价格在每斤1.23元左右(含民营企业价格)。三是优质优价特征明显。监测点反映,加工企业基本是收购优质品种,优质稻的收购价格普遍在每斤1.3元以上,其中:黄花粘每斤1.3~1.4元,软粘每斤1.5元左右,万香优每斤1.4~1.45元,远高于最低收购价,且市场销路较好。 南昌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统计,2018年我省大宗轮换粮交易计划24亿斤,实际成交9.5亿斤,成交率39.6%,成交均价每斤1.02元,其中:省级储备成交2.4亿斤,成交均价每斤1.12元;市县储备成交4亿斤,成交均价每斤0.97元;地方临储成交3.1亿斤。此外,国家最低价粮竞价销售实际成交16.6亿斤,成交价格方面,2013、2014年粮基本是每斤1元底价成交,其它年份粮食几乎全部流拍。 二、大米、面粉市场回顾 2018年,我省大米、面粉市场稳定。大米市场,监测点九江市粮食批发市场,早米批发价格每斤1.8~1.9元,比上年跌0.07~0.12元,晚米批发价格稳定在每斤2.25元左右,与上年持平。市场人士反映,早米跌价主要是早米受轮换粮市场影响较大,4月份我省轮换粮价格出现下跌,早米价格也随之跌落,其它时段基本保持稳定。全省粮食应急配送中心及零售超市上报的零售价格,散装籼米每斤1.8~2.7元,比上年跌0.07~0.3元,均价每斤2.37元,跌0.02元。米价下跌主要体现在轮换粮加工的低价位大米上,于整个籼米市场影响不大,对优质大米影响更是微乎其微,优质大米价格仍在每斤3元以上;散装粳米每斤2.4~3.6元,与上年基本持平。面粉市场,监测点南昌粮食交易市场面粉批发价格在每斤1.93~1.97元,价格走势平稳。市场人士称,2019年“两节”期间市场备货充足,米、面价格没有明显波动,总体持稳。 2018年,我省食用植物油市场呈低位震荡走势。监测点南昌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,四级菜油批发价格在每斤3.23~3.4元,二级豆油批发价每斤2.95~3.2元间波动,波动幅度较小。一年来,食用植物油市场弱势运行,主要原因:一是国际市场油料油脂供应宽松,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,2017/18年度全球油脂产量比消费多出约170亿斤;二是国内临储大豆、豆油、菜籽油等油料油脂持续“去库存”,国家粮食交易平台上,豆油成交价每斤2.5元,菜油每斤3元,是市场油价难涨的重要原因。此外,零售市场稳定,5升瓶装调和油,金龙鱼54~60元,福临门51~60元,相比上年价格波动不明显。 四、2019年粮油市场展望 (一)稻谷市场行情展望 2019年稻谷市场走势主要受以下因素综合影响: 第一,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已经公布,每斤1.12元,比2018年小幅下调0.03元/斤。稻谷最低收购价将于春节前后公布,从农业农村部发布消息看,预计将以稳为主。在政策支持下,稻谷市场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。 第二,最低收购价稻谷库存水平依然较高,国家稻谷“去库存”政策短期内不会放松,加上各级储备粮轮换,市场供需关系仍呈阶段性宽松,稻谷尤其是轮换稻谷价格存在一定下行压力。 第三,随国家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不断深入,最低收购价政策作为解决农民“卖粮难”的兜底政策,将不会常年、大范围启动,与市场对接不紧密的常规稻势必受到影响,带动农民调优种植结构,扩大市场畅销价好优质品种稻谷产量,优质稻价格将随供给充裕趋于稳定。 第四,进口米的影响减弱,国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2018年我国稻米进口61.6亿斤,比2017年减少19亿斤。由于国家加大粮食“去库存”力度,最低价粮和轮换粮加工的稻米成本降低,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进口米对大米中低端市场的影响。 (二)展望食用植物油市场行情 2019年,影响食用植物油市场的主要因素: 一是国际油市。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预估,2018/19年度全球豆油、棕榈油、菜籽油和棉油等九大食用油品种总产量接近4100亿斤,全球油脂消费总量约3920亿斤,产量超过消费量180亿斤。在全球油脂油料供应充裕的大背景下,预计2019年全球食用油价格将继续承压运行。而我国油料市场对外依存度高,国际贸易将对国内油价产生一定影响。 二是我国食用植物油供需情况。农业农村部公布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预测,2018/19年度,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522亿斤,进口量129亿斤,国内消费总量666亿斤,食用植物油供需呈紧平衡状态。 综上,2019年食用植物油价格形势保持上年态势的可能性较大,而菜油在国储“去库存”后,价格走势将强于豆油。
(负责 丁宏 编撰 詹超) |